該項目來自于中煤科工集團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項目《礦山大型機電設備故障診斷裝備研制》及《礦山系統運維服務體系研究與示范》,面向10余個系統大類共200余個子系統應用,形成遠程診斷技術模型與基礎信息編碼規范,并將其置于現場設備程序中,成功實現了信息化系統與機電設備的現場診斷、遠程運維、全生命周期預測性維護。項目授權(受理)發明專利1項(ZL201910408588.7)、軟件著作權3項,發表論文7篇。該系統平臺于2019年12月26日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系統平臺利用JSON描述用于遠程運維與預測性維護用專用設備路由,結合IAP技術,實現多層異構網絡下嵌入式設備遠程、異地固件更新;研制了基于CAN總線技術的零延時中繼器技術、取消了MCU,解決了現有CAN中繼功耗大的缺陷;實現了國內首套基于數字主線技術的運維管控及設備預測性維護系統平臺,極大提升用戶運維與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效率。該平臺推向市場的一年時間內已在全國推廣應用10余套,運行穩定可靠,在煤礦、非煤礦山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1-預測性維護-系統架構圖-
2-運維平臺主頁截圖